近来,“出国打工”的中国人越来越多。据中韩人力网了解,今年春运首日约有3万人从上海浦东机场入境,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长期在海外工作回国过年的人。
美国《侨报》17日刊发评论文章指出,“出国打工”热的形成是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的必然结果。其在为中国带来新机遇、新发展的同时,也存在着一些隐忧。对此,中国应完善出国打工的服务和法律咨询体系,并克服“出国打工”热的抽离效应,鼓励出国打工者反推国内经济的发展。
建筑、海运、服务等传统“打洋工”行业从业人数大增之外,促成出国务工人数快速增长的还有两个主要因素:
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东南亚转移,很多中国工人也随之转向东南亚出国打工,其中不少劳动技能出众、经验丰富的人还成为了“中干”,也就是“来自中国的干部”,他们的收入可以达到当地平均工资的10倍左右,受到高收入的吸引,越来越多的出国打工者选择了“东南飞”。
二是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增长缓慢,从而导致了当地就业压力加大,年轻人出外打工增加,除前往沿海地区打工外,与东北地区临近的韩国、日本也成了他们出国打工的主要目的地。
“出国打工”热的形成是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的必然结果,同时,也反映出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更多国人出国打工在带来新机遇、新发展的同时,也存在着一些隐忧,由于就业服务和法律保障不完善,一些出国打工者的权益遭受了损害,熟练工人转向海外就业也会对国内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抽离效应,并可能造成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断档。
因此,中国应做好两方面的应对,首先要完善出国就业的服务和法律咨询体系,做好就业引导,保障出国务工者的权益,尽快解决农村空心化造成的诸多问题,为出国务工者排除后顾之忧。同时,要克服“出国打工”热的抽离效应,化不利为助力,就需要鼓励出国打工者将先进技术、管理经验带回国内,或利用出国打工积累的资金、经验和技术回国创业,反推国内经济的发展。